热门: 时尚 家装

时尚家居网 » 设计

两《唐书·(车)舆服志》中的礼仪服饰探析

来源: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年07月06日 03:58   作者:fashion

...闻,轶事 婚庆礼仪车队13832594

纪向宏

摘 要:通过研究两《唐书·(车)舆服志》中的礼仪服饰,对其中描写的“冕服”、“女子礼服”、“官服”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特别是联系唐代有关史料,对其中某些礼仪服饰作了新解,从而更进一步认识唐代的礼仪制度、服饰形制、用途,以及当时森严的服饰等级制度。

关键词:唐代;《舆服志》;两唐书;礼制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J9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4)07-0100-03

Study on Ceremonial Costume of Two Books of Tang Dynasty Carriages and Dressings

JI?Xiang-hong

(Tianjin?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Tianjin?300457,?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study on Ceremonial Costume of Two History of Tang Dynasty Carriages and Dressings, in which the sacrificial dress, womans ceremonial costume,official robes were further investigated. Especially, the new explanations were done on some dress after consulting those correlation materials at that time. Thereby the ceremonial regulations, the style system and the usage of ceremonial dress, the strict dress-classified regulations in Tang Dynasty will be deeply understood.

Key words :tang dynasty; carriages and dressings; two history of tang dynasty; social institutions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很重视反映社会秩序的文化形式,服饰一直是统治阶级“严内外,辨亲疏”的工具和维护“人有差等”的形象表征。尽管唐代社会风气开放,政治制度比较宽松,但对于服装中传统的“礼”“仪”“等级尊卑”这些观念的继承丝毫没有减弱,反而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唐代统治者出于稳定政权的目的,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等级秩序,采用各种手段在人们心目中维护皇家至高无上的形象,于是《舆服志》就将衣着服饰被纳入“礼”的范畴,成为强化国家政治意识的礼治工具。

两《唐书·(车)舆服志》中有许多关于礼仪服饰制度的规定,其来源于唐令中所记录的《衣服令》。唐高祖武德七年(624)颁布了有关服饰的令文,计有天子之服十四、皇后之服三、皇太子之服六、太子妃之服三、群臣之服二十二、命妇之服六,史称“武德令”。这也是自汉明帝恢复“礼制”以来及隋炀帝“宪章古则,创造衣冠”①1951之后所拟定的又一较为系统、完备的舆服规定。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武德令”中所规定的内容,在推行以后又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

一、冕服制度的改革

唐初尽管完全恢复了周代礼制中“六冕”,可是具体内容有所不同,冕服制度也在时代发展中不断地进行着调整。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唐制,天子衣服,有大裘之冕、衮冕、鷩冕、毳冕、绣冕、玄冕、通天冠、武弁、黑介帻、白纱帽、平巾帻、白帢,凡十二等。”①1936 后《新唐书·车服志》又记:“凡天子之服十四”,②比前者多“缁布冠”和“弁服”。关于唐时帝王的冕服之制,事实上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商讨与奏议的。唐太宗指示要“欲崇重今朝冠冕”①2444,虽然其意旨在说明现实社会地位比出身门第更重要,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唐代君主制的权威性。

唐高宗显庆元年(656)九月,长孙无忌、于志宁、许敬宗等一批大臣,向皇帝进上了一份语调激愤的奏疏,矛头直指现行冕服制度。内容是这样的:“准武德初撰《衣服令》,天子祀天地,服大裘冕,无旒。臣无忌、志宁、敬宗等谨按《郊特牲》云:‘周之始郊,日以至。‘被衮以象天,戴冕藻十有二旒,则天数也。而此二礼,俱说周郊,衮与大裘,事乃有异。按《月令》:‘孟冬,天子始裘。明以御寒,理非当暑,若启蛰祈谷,冬至报天,行事服裘,义归通允。至于季夏迎气,龙见而雩,炎炽方隆,如何可服?”①1938从上述奏文中能够了解到大裘冕在冬季可以服用,但是在夏季迎节气时,正值炎热的夏季,这种服装怎么可穿呢?于是长孙无忌等人请求废除大裘冕,在祭祀天地时都服用衮冕。除此之外,还提到一个祭祀礼服上“君少臣多”的问题。

《旧唐书·舆服志》中提到的冕服,始自周代,但在西汉已经失传,到了东汉明帝时期,特令一批学者参稽古籍,重新制定了冕服制度。唐代承袭古制,把皇帝参与的祭祀和礼仪活动分成了六等,每一等穿着不同冕服。

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大裘冕,无旒……裘以黑羔皮为之……祀天神地祇则服之。

衮冕,金饰,垂白珠十二旒……诸祭祀及庙、遣上将、征还、饮至、践阼、加元服、纳后、若元日受朝,则服之。

鷩冕,服七章……余同衮冕。有事远主则服之。

毳冕,服五章……余同鷩冕。祭海岳则服之。

绣冕,服三章……余同毳冕,祭社稷、帝社则服之。

玄冕服,衣无章,裳刺黼一章。余同绣冕。蜡祭百神、朝日夕月则服之。”①1936-1937endprint

在这些冕服中,大裘冕是皇帝专用的,臣下不能用。其余五冕,既是皇帝的礼服,也是官员的礼服。但是皇帝的衮冕和官员衮冕略异,一个是十二旒十二章,一个是九旒九章,其余四冕,皇帝和官员区别不大了。

《旧唐书·舆服志》又记:“武德令,侍臣服有衮、鷩、毳、绣、玄冕,及爵弁,远游、进贤冠,武弁,獬豸冠,凡十等。

衮冕,垂青珠九旒,……青衣,纁裳,服九章……第一品服之。

鷩冕,七旒,服七章……余同衮冕,第二品服之。

毳冕,五旒,服五章……余同鷩冕,第三品服之。

绣冕,四旒,服三章……余并同毳冕,第四品服之。

玄冕,衣无章,裳刻黻一章,余同绣冕,第五品服之。”①1942-1943

通过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来,上面所说的皇帝冕服依祭祀等级而变,而官员冕服主要按官品而定,在各种场合变化不大。这样问题就出现了,在皇帝祭祀远主而服鷩冕时,一品官为衮冕,高于皇帝的鷩冕。在皇帝为祭祀海岳而服毳冕时,二品官的鷩冕也高于皇帝了。随后就是大臣们所指责的情况。皇帝祭祀社稷,其冕服变为四旒三章的绣冕,而这时一品官的衮冕九旒九章,二品官的鷩冕七旒七章,三品官的毳冕五旒五章,都比皇帝的绣冕要高,就连四品官的绣冕,也跟皇帝并驾齐驱了。尤其是祭祀百神,日月时问题最严重,皇帝变为玄冕,只是三旒一章,其冕服等级只与五品官相当,一、二、三、四品官员冕服都比皇帝高,这就是长孙无忌等大臣们所说的“君少臣多”或“与臣无别”的意思了。所以他们请求以汉魏为准,在各种祭祀礼仪上皇帝只服用衮冕。

也许唐高宗对唐初的这个礼制规定已不满意了,对于这番请求,唐高宗随即“制可”,予以批准。大臣们的抨击倒是在投其所好,“自是鷩冕已下,乘舆更不服之。”①1939这样不用鷩冕以下诸冕,则君臣倒置情况就不会再发生了。然而显庆元年(656)九月提议的令文还是沿袭老办法,没有进行删改。直到开元十一年(723)冬,玄宗又曾尝试使用大裘冕,因其不便所以干脆废而不用。后玄宗在元正朝会时照礼令仍用衮冕及通天冠。唐代通过高宗、玄宗的两次服制改革,事实上废止了除衮冕之外的五种冕服。其余的四冕,虽然有令文,但实际上等于虚设,只是为了表示对传统礼制的尊重。

二、女子礼服规定

唐代皇后礼服也有自己的特点。首先说,唐代皇后的礼服主要指皇后在正式场合中的衣着,既不同于汉魏继承周制传统的“六服”之制,也不同于北周系统的十二等之服,而是比它们都简单。隋初文帝立制,定皇后服为四等,即袆衣、鞠衣、青服、朱服,隋炀帝沿而不变。到了唐代、可能嫌青服、朱服之名不合体统,唐高祖便将皇后服简省为三等。《旧唐书·舆服志》记载:“武德令,皇后服有袆衣、鞠衣、钿钗礼衣三等。”①1955因为皇后的身份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除了主持后宫事务之外,还要参与一些例行的典礼,如拜陵、宴宾,并主持与妇女有关的仪式,如亲蚕、献茧。因此,皇后的三种礼服,在面料、颜色、形式上各有所不同,以供皇后在不同场合中穿着。

袆衣是皇后礼服中的最高形式,用于最重要的典礼。《旧唐书·舆服志》中记载:“袆衣,首饰花十二树,并两博鬓,其衣以深青织成为之,文为翚翟之形。素质,五色,十二等。素纱中单,黼领,罗縠褾、襈,褾、襈皆用朱色也。蔽膝,随裳色,以緅为领,用翟为章,三等。大带,随衣色,朱里,纰其外,上以朱锦,下以绿锦,纽约用青组。以青衣,革带,青袜、舄,舄加金饰。白玉双珮,玄组双大绶。章彩尺寸与乘舆同。受册、助祭、朝会诸大事则服之。”①1955

《旧唐书·舆服志》还记述了皇后亲蚕礼服和接见宾客之服:“鞠衣,黄罗为之。其蔽膝、大带及衣革带、舄随衣色。余与袆衣同,唯无雉也。亲蚕则服之。钿钗礼衣,十二钿,服通用杂色,制与上同,唯无雉及珮绶,去舄,加履。宴见宾客则服之。”①1955文中提到的“鞠衣”又称“黄桑服”,是王后、命妇的礼服。它的特殊功用,便是王后穿上它以躬亲蚕事。依据古礼,每年三月,由王后主持祭祀,祷告桑事。衣式采用袍制或深衣形式,不分上衣下裳。与袆衣等祭服一样,寓意德尚专一,服色为桑叶初始的黄色。

另外,皇太子妃所穿的礼服和男子衣冠一样有多种,在朝会、祭祀、拜客时使用,也是礼制的体现。《旧唐书·舆服志》记载:“皇太子妃服,褕翟……受册、助祭、朝会诸大事则服之。鞠衣,黄罗为之,其蔽膝、大带及衣革带随衣色。余褕翟同,唯无雉也。从蚕则服之。钿钗礼衣,九钿,服通用杂色,制与上同,唯无雉及珮、绶,去舄,加履。宴见宾客则服之。”①1957

还有唐朝命妇礼服分为翟衣、钿钗礼衣、礼衣、公服、花钗礼衣、大袖连裳六种,为不同等级、不同场合所穿着的各种礼服。据《旧唐书·舆服志》记 “外命妇五品已上,皆准夫、子,即非因夫、子别加邑号者,亦准品。妇人宴服,准令各依夫色,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①1957尽管要求非常严格,唐代妇女地位相比其他朝代还是较高的,衣装规制也相对宽松。

作为皇后、皇太子妃以及命妇的礼服与皇帝、诸侯的礼服一样,不仅鲜明地体现了唐代的服饰等级制度,而且每一种礼服体现的内涵是不同的。那种垂下大袖的宽袍、服装上华美的翟鸟纹、礼服上的每一种颜色,都显示出妇女们雍容华贵的风韵,和大唐独有的开放与豪侈。

三、等级分明的官服制度

唐代官服按礼节轻重划分大致有:祭服、朝服、公服、常服。

皇帝与大臣议论国事称为朝会,朝会有大小、朝夕之分,其礼仪亦有轻重区别,再加上入朝官员职位有高低之分,因而朝服等级必须明确。朝服又称“具服”。《唐会要》卷三十一:“旧仪有朝服,亦名具服,一品以下,五品以上,陪祭、朝享、拜表大事则服之。”③《旧唐书·舆服志》中还记载:“朝服,亦名具服。冠,帻,缨,簪导,绛纱单衣,白纱中单,皂领、襈、裙,白裙襦,亦裙衫也。革带,钩,假带,曲领方心,绛纱蔽膝,袜,舄,剑,珮,绶……七品已上,去剑、珮、绶,余并同。”①1944皇帝穿着朝服时,一般戴通天冠,二十四梁,附蝉十二首,珠翠黑介帻,加金博山,即以黑介帻承冠。组缨、翠緌,玉犀簪导。绛纱袍朱裹,红罗裳,白纱中单,朱领,褾、襈、裾。白裙襦,绛纱蔽膝,白罗方心曲领在颈项下,白袜,黑舄。白假带,带用两条素帛垂下以代替祭服的大带。此外束带、珮绶与冕服相同。文武百官所带的冠则按各品级而定,如亲王戴远游三梁冠,公、侯等戴进贤冠,犀簪导。endprint

唐承前制,将公服作为次于朝服或礼节较轻时官员穿戴的服饰。《旧唐书·舆服志》记:“公服远游冠,簪导以下并同前也。绛纱单衣,白裙襦,革带,金钩,假带,方心,纷,鞶囊,长六尺四寸,广二寸四分,色同大绶。白袜,乌皮履,五日常服、元日冬至受朝则服之。”①1941当然,公服如何搭配,对于每个等级的着装者也有不同,各种场合更有区别。

总之,公服仅次于朝服,多用于官员办公等场合,《旧唐书·舆服志》记载:“诸致仕及以理去官,被召谒见,皆服前官从省服”。①1945这里说,官员退休后被召见,仍穿所任官级公服,因为它只用于官吏,所以也被称为“官服”。和祭服、朝服相比,公服的形制要简便得多,同时还省略了许多繁琐的佩饰,因此公服又有“从省服”之称。由《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可得知唐代公服分为两档:“公服,亦名从省服……一品以下,五品以上,谒见东宫及余公事则服之。其六品以下,去纷、鞶囊,余并同。”①1944

这些朝服、公服的式样在近代的考古发掘中陆续得到了大量出土实物的证明。如陕西省乾县唐章怀太子墓中出土的壁画中有一幅《客使图》,上面描绘了外国使臣在唐宫廷等待朝见的情景。画面中,站着身穿各种异邦服装的外国使臣,面前是三位身着华丽服饰的唐代官员。他们穿着宽身大袖的红色上衣,在领口与袖口上都缘有宽宽的黑边,外衣的领口内露出白色单衣领边;下身穿着白色长裙,裙裳的下摆加缀了有细密褶裥的黑色裙裾;腰间系带,腹前垂下又窄又长的蔽膝;腰后拖着彩色绫纹绶带。足登黑色笏头靴;头上戴着黑色的介帻,外面还罩着透明黑纱制的武弁大冠。这样一套完整精细的朝服,与《旧唐书·舆服志》记载的内容完全相符。我们还可以从他们头戴武弁,腰佩绶带、系有蔽膝等特点,推断出这些官员是穿着朝服的门下省高级官员,可能就是门下侍郎、侍中一类的主事人。

唐代尽管有了冕服、朝服、公服这些名目繁多的系列服式,但在日常起居中,上自帝王下至百姓,都愿意穿一些随便舒适的服装,这就产生了平日里经常穿着的常服。唐代的常服为襕袍,其形制是圆领,窄袖,下长过膝,下摆施一横襕,以象征衣裳分制的古代形制,腰部用腰带紧束。五品以上官员腰上佩鱼符,以明贵贱、严内外。与常服配套的首服为幞头,足服是由黑色皮料缝合而成的乌皮六合靴,取“秦王扫六合”的统一吉祥之意。沿用隋代的袍服,即是常见的圆领袍。后唐马缟在《中华古今注》中说,“至贞观年中,左右寻常供奉赐袍。丞相长孙无忌上仪,请于袍上加襕,取象于缘。诏从之。”④

对于隋至唐初“常服”名谓含义及沿革,《旧唐书·舆服志》有着详细的说明:“讌服,盖古之亵服也,今亦谓之常服。江南则以巾褐裙襦,北朝则杂以戎夷之制。爰至北齐,有长帽短靴,合袴袄子,朱紫玄黄,各任所好。虽谒见君上,出入省寺,若非元正大会,一切通用。高氏诸帝,常服绯袍。……其乌纱帽渐废,贵贱通服折上巾,其制周武帝建德年所造也。晋公宇文护始命袍加下襕……武德初,因隋旧制,天子燕服,亦名常服,唯以黄袍及衫,后渐用赤黄,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其折上巾,乌皮六合靴,贵贱通用。”①1951-1952因此,不论唐代的襕袍是直接引自胡服,还是引入后又依照某些传统观念加以改制,它所起的作用和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借用襕袍形式,将不同民族的文化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而朝着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华服装模式迈进。由于圆领袍服简单、随意,同时又不失礼仪等诸多特点,所以在唐代一经穿用,便深受人们的欢迎,上自天子下至百官士庶都穿。

结语

冕服、朝服、公服、常服是唐代礼服制度的主要成分。纵观古代世界,各个国家的君主或多或少都执行过一些礼仪服饰等级制度,但是,可能任何国家也没有像中国这样精密严格地将它不断完善并贯彻始终。相像当年,在巍巍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们穿着等级分明、整齐有序的礼服俯伏在皇帝面前,看起来何等的巍然壮观。这些完整严格的服饰等级制度,束缚了人们在选择衣着上的自由,宣扬了符合封建社会需要的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宗法等级思想,维护的是等级分明的官僚制度。因此我们可以从两《唐书·(车)舆服志》中所记载的礼仪服饰中深刻体味到,一个适应新的政治形势需要的礼制在唐代已经初具规模,在这一新体系之中,尊君是其基本精神,等级严明是其主要手段。统治者在这里不仅获得了无上的权威与崇高的地位,而且这种权威与地位为社会所承认。

项目来源:

1.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东方服饰设计审美研究”

项目编码:12BG063

2.天津市201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唐史·舆服志》礼仪服饰研究”项目编码:TJZL12-030

3.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构建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研究

课题批准号:HEYP6015

4.天津市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现代艺术教学中重构女红文化教育的研究

课题批准号:125q143

注释:

①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514.

③[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568.

④古今註 中华古今注 苏氏演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37.endprint

0
精彩推荐
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V20评测:顶级避障+全屋深清洁,星阵领航智能家居体验
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V20评测:顶级避障+全屋深清洁,星阵领航智能家居体验

扫拖机器人,也开始玩智能驾驶了?!刚刚发布的石头V20搭载的全新星阵领航系统,或许将会引发清洁行业的新锋潮!现在的智能家居市场,属实是卷到飞起。尤其是扫地机器人,...详细

三翼鸟:创牌仅3年,2023场景交易额超51亿
三翼鸟:创牌仅3年,2023场景交易额超51亿

3月27日晚间,海尔智家发布了2023年报。财报显示,2023年海尔智家实现营收2614.28亿元,同比增长7.33%;经营利润169.21亿元,同比增长15.8%;归母净利润165.97亿元,同比增...详细

徐萌:三翼鸟就是让用户美好生活一步到位
徐萌:三翼鸟就是让用户美好生活一步到位

在刚刚过去的2024AWE上,三翼鸟发布聚焦智慧家电家居一体化战略升级新成果,并承诺将为用户建设效率更高、体验更好的智慧家电家居一体化平台,引领行业迈入家电家居一体化...详细

家装跑来跑去?三翼鸟:一站到位
家装跑来跑去?三翼鸟:一站到位

3月23日,济南市北园大街的红星美凯龙门前与往常一样人来人往,但不同的是该店今天迎来重大升级从卖场景的三翼鸟体验店升级为卖家电家居一体化定制服务的超级体验中心。这...详细

本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