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时尚 家装

时尚家居网 » 设计

城市听觉识别创新

来源: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年06月23日 22:35   作者:fashion

都市空间的听觉辨识与文化修辞

于炜+张立群+林晓辉+李旸

摘 要:人类社会中的声音是具有识别性的。例如方言,它不仅仅带有高度的地域识别性,其本身也是艺术和文化的结合体。方言中的种种地域色彩赋予了声音不同识别性和文化地域特色。而这些识别和特色,给予了交通领域听觉识别极大的灵感。但是听觉识别又区别于语言。例如自然界的动物虽然没有系统语言,但也能灵活运用和制造声音来传递感情,信息。声音就是一种符号,它为城市生态交通识别系统设计创新提供可能。

关键词:生态交通;城市生态交通;多媒体;全媒体;听觉识别设计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4)05-0066-03

Auditory Identification in City, the Design of Urban Ecological Trafficking Audio Identity System is Taken as an Example

YU Wei1a,ZHANG Li-qun2, LIN Xiao-hui1a,LI Yang1b

(1.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chool of Art, Design ,Media;b. Social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chool, Shanghai, 200237,China;2. School of Media & Desig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China)

Abstract :Sound is distinctive in human society. For instance the dialect, it does not feature a high degree of regional distinctiveness, itself is a coalition of art and culture. Various local tinges in dialects give different voice recognition and geographi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se recog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bring great inspiration to trafficking audio identity system. Although animal in the nature has no system language, it can also utilize and produce sound in agility to convey emotion and information. Sound is a symbol that gives possibility to the creation of urban ecological trafficking audio identity system.

Key words :ecological trafficking; urban ecological trafficking; media; multimedia; audio identity system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城市的声音

(一)城市声音的分类

亘古至今,城市之声或铿锵有力声震寰宇,或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东西南北声,从长安秦腔,到江南丝竹,秦淮桨声,鼓浪琴韵,再到北京吆喝,塞外风铃,鸽哨幽鸣……千百年来城市之声浅吟低唱或激昂交响,环绕在在各地城市大街小巷、居民心中。概括讲,城市声音应基本包括城市自然地理之声、城市传统人文之声,城市现代交响之声。

1.城市自然地理之声

北方城市飘雪的簌簌声,南方城市春雨的萧萧声,海滨城市海浪的拍打声,内陆城市风沙的呼啸声……这些,共同构成一个城市原生态的自然地理之声,这是天籁之音在城市上空的流动。

2. 城市传统人文之声

如方言俚语、市井小调,粗犷敞亮的沈阳话与二人转,言简意赅的开封话和河南梆子,柔弱甜蜜的苏州话伴随着悠扬的苏州评弹,字正腔圆的北京话夹杂着地道的叫卖吆喝,还有北方相声与海派清口,各个城市所在地域的戏曲流派,唱腔特色……这些构成了城市传统人文音色与城市基本调性。

3. 城市现代交响之声

进入产业革命时代,城市人的耳朵里又陡然响起越来越多机器的轰鸣和市井的喧嚣,当然还交响着海关钟楼的钟声、迪斯科的强劲和卡拉OK的呐喊,城市时代功能节拍。

这些城市的声音共同构成了一个城市听觉识别的基本元素系统。成为所在城市文化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听觉上对一个城市进行区分识别的重要特征,也成为现代城市多媒体信息传播、全媒体感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介质与通道。

二、城市听觉识别

(一)什么是听觉识别

听觉识别(Audio Identity)简称(AI),是通过对声音的设计来识别对象。随着时代发展,特别是信息革命以来,作为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之一,人们对于耳边声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任何一个产品的声音都应该如同其外观造型一样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富有精确识别含义的,小到开关按键声,手机闹钟铃声,大到汽车喇叭乃至防空警报,不同的声音具有不同的识别性。这些经过设计的声音,都属于听觉识别的范围。城市听觉识别系统作为城市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及身心健康。不同的城市,由于地理、环境、文化差异,在视觉上呈现出不同的格调,城市的听觉识别系统就是城市的音色调性和基本声线,最终反映城市本身的综合活力与气质属性。endprint

现代城市,工业革命与技术进步带来人类出行方式的改变,尤其汽车对马车的取代,城市道路交通的拓展与延伸,城市现代功能中交通领域的视觉识别系统也在稳步跟进并日臻完善。1868年第一个交通信号灯由英国铁路信号工程师德哈特设计成功。随后的斑马线、交警的指示手势以及完整的成系统的图形符号组成的视觉识别系统等等,在视觉媒介上有序引导并且极大改进了交通状况。

相比之下,城市交通的听觉环境却缺少更多的创新,历史上田园城市的鸟语花香、人欢马叫,反而被工业化城市各种喧嚣所取代,特别是车水马龙的交通噪声污染堪称无形马路杀手。构建未来科学完善的城市交通环境听觉识别系统,不论在实用功能、人文艺术体验,还是在降低噪音污染、提升城市听觉环境美感等城市生活质量方面都显得至关重要。

现代城市交通环境听觉识别系统,是一个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系统工程。就识别性和科学性而言,听觉系统的声学和乐音学原理早已成熟,在此本文不做重点解析。本文重点就听觉系统的听觉识别性和乐音艺术性稍作展开。

(二)听觉识别性和乐音艺术性

乐音(musical tone)顾名思义,即使人感到愉悦的声音。在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它是震动起来有规律的、单纯的,并有准确的高度(也叫音高)的音。而噪音(noise)的定义则是没有一定高度的音。它的震动既无规律又杂乱无章。而从心理学来讲,凡是让人在生活,工作或是学习过程中感到心情舒畅,内心欢快等积极感的声音都可以称之为乐音,具有艺术美感。反之,让人感到难受,心烦意乱等消极感的声音则为噪音。听觉识别系统的构建必要条件,就是要具有这种乐音艺术性。正如视觉识别系统那样,除了要有最为基本功能的识别性外,还要讲究美感,遵守艺术形式美法则。听觉识别所具有的乐音性标准并非单纯以物理角度来鉴定,这使得声音的设计如同制作图形所要考虑的一样,其美感需要与人的文化背景和传统联系起来。比如,江南的丝竹与江南民俗活动密不可分。①人们不论婚嫁、丧葬、节日还是庆典中,都伴随着笛、箫、二胡、扬琴等丝竹之音。因而它的乐音性一方面体现在乐器本身所演奏的音乐属性,另一方面则是融合在江南民俗文化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之中。因而它可以是洞房花烛之时的天籁,也可以是老翁丧偶时的悲鸣。你若喜欢这种文化,则是“邻里丝竹相闻,山歌对唱成风”,否则,就如同刘禹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这为构建以乐音性为基础的听觉识别系统在交通听觉领域的移植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参考——关注交通环境下人的行为及文化背景对交通听觉环境的影响。这一因素在构建交通领域听觉识别系统设计中至关重要,这也是本文不同于前人在相关工作上的关键思考与创新,因为以往研究仅专注于通过物理手段减小“噪音”,而对“噪音”与“乐音”之间区别应用、以及在其中起决定性的人之心理体验因素却鲜有涉及。

三、城市生态交通听觉识别设计

(一)哈尔滨历史街区声喜好调查

调查问卷显示,建造年代都久远的哈尔滨历史街区,有的独特的习俗活动,声音环境也是组成这些活动和习俗的重要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虽然场景还在,但很多活动已经消失或者很多声音发生了改变,居民们还是怀念历史上那些美好的音乐和动物声音(图1)。②由此可见,城市历史街区的人对于源于自然界富于优美乐音的动植物声音的向往,占有很大的比例。

(二)城市生态听觉识别创新

本文认为:基于实用识别性和乐音艺术性的多媒体乐音型交通信号装置、电动静音型机动车辆引擎、仿生拟音型车辆鸣笛设备等创新设计,应是未来城市生态交通听觉识别设计系统之重要构成部分。

1.电动静音型机动车辆引擎

汽车引擎是汽车的心脏,它为汽车行走提供动力,同时也是噪音污染的来源之一。以传统的四冲程发动机引擎为例,其在进气、压缩、做功、排气的同时,无可避免的会产生巨大噪音。而电控技术在传统汽车行业的移植,以及电动静音型机动车辆引擎的开发,可以极大减小传统发动机引擎产生的噪音。如1967年德国博世(Bosch)公司推出的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汽油喷射系统(ElectronicFuel Injection,EFI),是汽车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由于电控技术的应用,发动机的噪声大幅降低,同时污染物排放和燃油消耗也大幅度减小,改善了动力性能,成为内燃机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突破。电池技术在汽车引擎的应用方面,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各样的电动汽车脱颖而出,工程师们开发了一种混合动力装置(Hybrid-ElectricVehicle, 缩写hev)的汽车,如今在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已占了相当一部分的市场份额。在纯电动汽车领域,2003年成立于美国拉利福尼亚州硅谷的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是在全球范围首个采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动车公司。电动车Roadster只是一个开始,如今其公司市值已达约118亿美元。与此同时配套的充电站,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大力投资建设,相信不久纯电动引擎汽车将会带来交通领域的革新。

纵观国内外汽车行业发展的一百多年历史,通过几代汽车工程师的共同努力,汽车从最初的传统燃油发动,随后到电控技术的引入,混合动力引擎的开发乃至到电动汽车公司的上市,可以说以新型电动车辆引擎取代传统燃油发动机已成为目前和将来发展的趋势,这也为未来生态交通识别系统建立提供了良好前提和保障。

2.仿生拟音型车辆鸣笛设备创新设计

所谓仿生拟音型车辆鸣笛设备创新设计,就是汽车的发音设备仿生化(既模拟动物的发声),改变以往对于汽车声音的认识。通过在音调和音色上做更多的仿生拟音改变,从而在乐音性、功能性、识别性三方面作出提高,由此改善听觉环境,建立生态性交通听觉识别。从图2案例中所展现的是在伦敦街头所出现的一种新型概念出租车,它能够根据周围噪音的声波特点将其转换成一种自然的音乐,铃木以及制造商AiAiAi联手开发了这种技术。出租车在外形上安装了67个喇叭,它们能够将周围的噪音实时转化成为自然之音。它不论在外观还是功能具有仿生独特性,因此受到很多司机、乘客以及路人的欢迎。endprint

相对于汽车喇叭声音的改变,非机动车发出的声音也是值得关注的。电瓶车、自行车、三轮车、拖拉机等等,不但种类繁多,发出的声音也千奇百怪。他们虽然不是构成交通听觉环境的主体(相对与汽车之类的机动车),但是对于声音的功能和识别、特别是乐音性有着相当大的诉求。以自行车为例,中国一度被认为是自行车大国,但这个“大国”的地位已渐渐被人所遗忘。城市人对于自行车使用不断退减的同时,乘公交车、私家车、地铁,成为人们出行工作、上下班的主流。近些年,天津市交管出台政策:类似中环线等早晚高峰时段交通流量较大的主干道路,原来非机动车道为8至9米的道路,根据非机动车减少、机动车增加等情况,在不同程度地调整为5至6米。对于政府的相关措施,并不意味着以自行车、小电瓶等等的非主流车辆可以完全被机动车取缔,相反,对于非机动车辆的保护措施和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其实是成正比的,而给予非机动车更多的“听觉”特权正是这一种保护。不论自行车的铃铛、还是小电瓶的电喇叭之声属于城市微弱之声。虽然从宏观上来讲对于这种微弱之声的改进对于城市大的听觉环境无足轻重,几乎可以被“忽视”。但从微观角度来看,非机动车辆的听觉识别改进,对于改善交通环境,尤其是弱势群体的交通安全诉求,以及加大人文关怀,促进社会公平显得尤为重要。非机动车发声装置的改进,应该同一化,生态化。同一化关注的是声音的统一。比如电瓶车的电喇叭种类,市面上就有几十种,不论分贝、音量、音质各不相同。对于声音的规范和统一,有助于促进非机动车辆的识别以及维护交通秩序。生态化,关注的是非机动车发出的是什么的声音。根据前面的理论,乐音性、功能性和识别性必不可少。相比起汽车车辆的城市交响之音,非机动车辆应该是自然之音,因该如同野生藏羚羊群般的奔跑声和鸣叫之音,在引起人们的警示的同时也使交通听觉环境进一步生态化,从而取缔了非机动车辆电喇叭造成的噪音与事故。

3.多媒体乐音型交通信号装置设计

交通领域的听觉识别的建立,不再是以工业化大生产为背景,而应该以信息化革命为契机,因此信息化应该是听觉识别的特点之一。下面就来论述听觉识别系统在多媒体乐音型交通信号装置的应用。

从宏观上来讲,交通领域听觉识别系统的信息化,应该使所有普通受众都得到好处和便利。交通信号灯作为最基础的交通信号装置沿用至今,如今也趋于数字化,不但有数字倒计时,闪烁,还有方向提醒种种功能。而多媒体乐音型交通信号装置与以往信号装置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信号的处理不再以视觉识别为基础,而是以听觉识别为基础构建,它不但解放了人类的双眼,促进了普通车辆、行人的安全,而且对于色盲和残障人士都有非凡的意义。同时乐音型交通信号装置,不再是噪音污染的发声源,而是谱写城市现代交响的重要组成部分。语音识别技术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ASR)的发展为这一设想的可行性提供重要基础。图3表示了各种语音识别系统复杂度、困难度,以及当前技术可达到的实用程度。③

语音识别技术在声音识别性上的成熟度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交通领域听觉识别和基础声音模块的信号装置的需要,它更多的应用了在人类语言的识别上,如苹果手机的siri,而这一技术在交通领域的相关设计上几乎为零。语音识别技术为车辆与交通信号装置的音乐交互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多媒体乐音型交通信号装置的乐音性和智能性体现在车辆、行人与信号装置的互动上。一方面,信号装置通过声音识别判断交通状况,从而智能的调节交通环境,另一方面,信号装置可以区分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残障车辆的不同鸣笛(或声音)信号,然后作出回馈,形成交响。

结语

目前正处于后信息时代与前生物工程时代相过渡的三次产业革命关键时刻,无论是从信息化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和美丽中国背景下的生态城市建设,还是从“城市让人主观感知、生活体验更美好”的角度讲,城市设计已不能再习惯性固守于传统视觉造型为主的一媒设计,城市应是鸟语花香、有声有色的视听城市,城市人对城市更是“五感”齐下的全媒体感知体验,人们梦想着信息技术与审美艺术支持下的田园诗般的生态宜居城市环境,多媒体甚至全媒体综合运用应成为今后城市系统设计的重要技术与艺术手段,并体现于城市生命系统的方方面面。因此,作为智慧城市多媒体运用的一个创新尝试和系统工程,生态交通听觉识别设计还有很大的创新开发应用空间。这个体系应是促进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破解资源环境要素约束,实现城市出行理念和交通宜人性模式转型升级、构建未来城市交通多媒体有序环境原生态化的有效途径。而构建完善的城市听觉识别系统,对于我国智慧城市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愉悦出行体验、凸显城市文化特色与气韵等,更有着重要意义。

注释:

① 伍国栋.江南丝竹——乐种文化与乐种形态的综合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97.

② 周志宇、金虹、康健.哈尔滨历史街区声源及声喜好研究[J].华中建筑, 2011(6):75-76.

③ 刘加.汉语大词汇量连续语音识别系统研究进展[J].电子学报,2000(1):85-91.endprint

0
精彩推荐
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V20评测:顶级避障+全屋深清洁,星阵领航智能家居体验
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V20评测:顶级避障+全屋深清洁,星阵领航智能家居体验

扫拖机器人,也开始玩智能驾驶了?!刚刚发布的石头V20搭载的全新星阵领航系统,或许将会引发清洁行业的新锋潮!现在的智能家居市场,属实是卷到飞起。尤其是扫地机器人,...详细

三翼鸟:创牌仅3年,2023场景交易额超51亿
三翼鸟:创牌仅3年,2023场景交易额超51亿

3月27日晚间,海尔智家发布了2023年报。财报显示,2023年海尔智家实现营收2614.28亿元,同比增长7.33%;经营利润169.21亿元,同比增长15.8%;归母净利润165.97亿元,同比增...详细

徐萌:三翼鸟就是让用户美好生活一步到位
徐萌:三翼鸟就是让用户美好生活一步到位

在刚刚过去的2024AWE上,三翼鸟发布聚焦智慧家电家居一体化战略升级新成果,并承诺将为用户建设效率更高、体验更好的智慧家电家居一体化平台,引领行业迈入家电家居一体化...详细

家装跑来跑去?三翼鸟:一站到位
家装跑来跑去?三翼鸟:一站到位

3月23日,济南市北园大街的红星美凯龙门前与往常一样人来人往,但不同的是该店今天迎来重大升级从卖场景的三翼鸟体验店升级为卖家电家居一体化定制服务的超级体验中心。这...详细

本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