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床是非常受古人的重视的家具,现代而言,床依然被人们所重视,毕竟,人们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
那么,您了解床这种家具的历史吗?
在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简陋,睡觉只是铺垫植物枝或兽皮等,掌握了编织技术后,就铺垫席子。席子出现以后,床就随之出现了。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像床形的字“淋”,说明商代已有床。但从实物来看,最早的床是在信阳长台关一座大型楚墓中发现的,上刻绘着精致的花纹,周围有栏杆,下有6个矮足,高仅19厘米。
△信阳长台楚墓出土的床
春秋以来,床往往兼作其他家具。人们写字、读书、饮食都在床上放置案几。晋代著名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中所画的床,高度已和今天的床差不多。另外还出现一种四足的高床。但床仍未成为睡卧的专用家具。
△晋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中的床
唐代出现桌椅后,人们生活饮食等都是坐椅就桌,不再在床上活动。床由一种多功能的家具,退而成为专供睡卧的用品。
床榻的历史可追溯至神农氏时代,《广博物志》中曾有“神农氏发明床,少昊始作篑,吕望作榻”的记载。可是,床与榻同为卧具,却是两种既不同又相近的家具。汉代刘熙在《释名·床篇》中解释道:“人所坐卧曰床。”又说:“长狭而卑者曰榻。”《说文》也说:“床,身之安也。”而榻,则是专供休息与待客所用的坐具。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古典家具中的拔步床、架子床、罗汉榻、贵妃榻,都是明清,甚至是民国时期的遗存,其中尤以清代的居多。
从不同形制上区分,床的三大类可分为:
榻
紫檀双束腰榻配台桌
北京匠师称只有床身、上面没有任何装置的卧具为“榻”,有时亦称“床”或小床。
罗汉床
木为舍新中式老榆木三屏风独板围子罗汉床
床上后背及左、右三面安围子的曰“罗汉床”(明人或仍称之曰“榻”,见《三才图会》);
架子床
清早期黄花梨万字纹四柱架子床
床上有立柱,柱间安围子,柱上承顶子的曰“架子床”。
明代的床榻,尤其是罗汉床和架子床,多带脚踏。惟历时久远,易分散,故传世的床和脚踏配套并存的很少。
如果您有不同看法,欢迎指教!
如果您也喜欢中式家具红木家具,点击关注,欢迎咨询!
品质中式,精致生活~木为舍~中式家具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