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感谢设计师为我打开一扇窗,低头洗洗涮涮,抬头便是明媚的风...
张晓
受到上世纪前半叶现代主义风潮的影响,如今每当我们谈及现代建筑的时候,总是或多或少在潜意识中浮现出剥离了文化符号的抽象空间,毫无装饰的平坦立面、不加掩饰的结构、“纯净”的色块……然而,尽管汉诺威大街10号这栋狭窄的8层建筑作为一家当代艺术画廊“理当”现代主义,但它却并没选择激进地与过去割袍断义。相反,设计者选择以当代语境下的叙事方式来演绎本国、本地的人文印记,试图以此构建起与历史、文化传承的某种联系。
汉诺威大街始建于18世纪初,直到上世纪30年代为止,这里一直是英国军服的生产中心。因此这次的设计也充分考虑到了军事元素的运用,英国军服标志性的红色呢子外套、黑色皮带皮靴和金色刺绣,理所当然地成为设计师汲取灵感的来源:红、黑、金的色彩主题,军服昵料上的“人字斜”纹理,以及英国传统建筑上的窗栅构件,便构成了这个设计中所提炼出来的文化符号。
除了侧立面上红色与黑色相间的装饰面板之外,设计师Squire和Partners将建筑正立面上的落地金属折叠窗栅作为了文化元素的主要载体:窗栅内外的红黑亮色对应着军服的颜色,青铜本身的金色如同手工刺绣的花边,而窗栅上通光孔的排列方式,则是模仿英军军服面料上反复出现的纹理。
这些由打孔青铜面板和矩形框架构成的落地窗栅由铰链连接,可以在地面内嵌的滑轨中滑动完成推拉。当窗栅全部关闭时,整个建筑的落地玻璃窗正立面之外就如同出现了一道金属幕墙,将户外环境和室内环境分割开来,充分保护了室内空间的私密性。而从室内向外看去,汉诺威大街上灯的美丽的户外环境光透过通光孔闪闪烁烁,又为这些冰冷的金属人造物带来了几分灵动和情趣。
编辑 葛丽丽endprint